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电子游戏网址注册
电子游戏试玩
好点的电子游戏网址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从汽车到电子产品,锂离子电池早已渗透到人们生活当中,为衣食住行提供“动力”。据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21中国锂电产业发展指数白皮书》显示,我国已连续5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消费市场。
然而,受电池关键材料的限制,目前锂离子电池的一大局限是,在0℃以下的低温条件下难以充电,而在50℃以上的高温条件下,安全性又难以保障。我国幅员辽阔,气温随地域和季节变化大,北方地区冬季温度可以低至-40℃以下,而南方地区夏季地表温度高达50℃以上,冬季电动车无法启动、智能手机自动关机,夏季电动车自燃等情况频发。
唐永炳研究员团队历时近10年,研发既抗冻又耐热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技术。据介绍,该电池技术最低工作温度可以达到-70℃,最高工作温度高达80℃,低温与高温性能可以同时兼顾。
新型电池“新”在何处?团队介绍,主要是从负极材料和电解液上下功夫。
团队成员张帆介绍,目前电池的正极材料相关技术已接近“天花板”,要提升性能,负极材料尚有发展空间。为此,团队研发了一种新型铝基复合负极材料,通过与商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匹配,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成功研发出了新型锰酸锂、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等技术成果。
“我们开发的电池除了耐热抗冻的特性以外,还具有高安全、长续航、快充和低成本的优势。”该团队成员张帆表示。
团队介绍,研发成果还可以应用于光伏储能、家庭储能、轨道交通、航天航空、极地科考等领域,尤其适用于高寒地区及亚热带地区。
据悉,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高水平SCI论文90余篇,一位国际储能材料及电化学专家在其综述论文中表示,该成果首次提出了双功能铝基负极的概念,匹配商业化正极如钴酸锂、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等,电池表现出优异的长循环稳定性,使得铝基电池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